费迪南德·霍德勒:瑞士国家身份认同的代表画家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美术
精神国防

费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被誉为瑞士艺术界最具代表的天才画家。他用自己独特的美学表现手法深入地诠释了瑞士国家身份认同。艺术史专家汝拉·布鲁斯克维勒(Jura Bruschwiler)对霍德勒的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大加赞赏。这位历史学家在1991年说过这样一段话:“霍德勒的作品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瑞士人民独特的品格。在这方面可以说他才华出众。他的作品线条粗犷,笔法雄浑有力,表现出能够摧毁一切障碍的雄强之气。这种雄强之气不仅体现在他的画法上,也体现在他对风景和人物肖像异乎寻常的敏感上。因此可以说他的作品不但主题具有国家性和民族性,表现形式也是独具一格,既不是法国式的,也不是意大利式的,也不是德国式的。这种表现形式朴实无华,立意深远,坚如磐石。瑞士的湖光山色是画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因为画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瑞士文化外宣一个最初的目标就是介绍瑞士艺术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20世纪前几十年,霍德勒在瑞士文化外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20年,瑞士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位出生在伯尔尼的画家的作品在展品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瑞士文化基金会自其成立以来同样对霍德勒的作品十分青睐,认为他的作品是瑞士身份认同的象征。

1954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德国第一次举办霍德勒作品回顾展。展览规模庞大,旨在提高这位画家在欧洲艺术史上的声誉。在画展的开幕式上,瑞士文化基金会主席让-罗德尔夫·德萨利(Jean-Rodolphe de Salis)发表演说,强调瑞士在思想和艺术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霍德勒本人是瑞士人,他的艺术创作根植于本土,他的风景,人物和历史画都展现了这一点。这是否与审查委员会的决定,不选择霍德勒的象征主义画作,而展出他的风景画同出一轨。实际上霍德勒的风景画实现了和最新的艺术流派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在上世纪70年代,瑞士文化基金会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合作,在美国举行霍德勒画作巡展。在日本,霍德勒的作品也在许多著名的博物馆登台亮相。

如果说霍德勒在整个二十世纪是瑞士文化外宣无可替代的重要人物的话,对于画家作品的解读却逐渐发生变化,开始着重强调画家在整个欧洲艺术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随着精神国防运动①思想的衰落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剧变,瑞士的外宣工作越来强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只宣传本国文化这种落后的理念。1983年,瑞士文化基金会主任吕克·布瓦索纳(Luc Boissonnas)甚至表示如果只站在瑞士的角度上对霍德勒的作品进行解读将无助于对画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实现全面的探讨。同一时期,瑞士文化基金会领导层也对在国外举行的霍德勒作品巡展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展览方式在艺术性方面过时。

尽管如此,瑞士文化基金会依然继续组织霍德勒作品世界巡回展。自1988年起,基金会先后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办大规模的展览,2007年又在巴黎奥赛博物馆举行回顾展。在奥赛博物馆举行的回顾展的开幕式上,瑞士联邦委员米什丽娜·卡尔米·雷(Micheline Calmy-Rey)在致辞中着重强调了霍德勒这位“瑞士画家的典范”在艺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①精神国防运动是瑞士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60年代结束。该运动旨在弘扬瑞士的价值观,警惕法西斯集权主义、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瑞士的传播。精神国防理念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现代史上的灾难使瑞士认识到在非军事领域(如经济和文化)加强防卫的必要性。

(参见瑞士历史在线词典法文版http://www.hls-dhs-dss.ch/textes/f/F17426.php,译者注)

 

参考档案

瑞士联邦档案馆E9510.6 1991/51, 第273、349、350、903、933、934、935卷

参考书目

《费迪南德·霍德勒与瑞士人》,伯尔尼,博塞尔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Ferdinand Hodler et les Suisses) Bern, Editions Pecel Art 1991

蒙·冯·德木尔(Menz-von der Mühll)、玛格丽特(Marguerite)和卡萨尔(Cäsar):《商业、妥协与艺术展演之间:在国外的展示》,(Zwischen Kommerz, Kompromiss und Kunstvorstellung. Die Präsenz im Ausland)

参见《联邦促进,联邦收集,一百年的联邦艺术赞助》,瑞士联邦文化办公室,伯尔尼,1988年版(Der Bund fördert, der Bund sammelt. 100 Jahre Kunstförderung des Bundes, Bundesamt für Kultur) Bern 1988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Hodler in the USA, 1973

1973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美国举办霍德勒作品巡回展。展览由艺术史专家汝拉·布鲁斯克维勒(Jura Bruschwiler)策划。短波节目中心借机播出了对他的专访。

Archives Swissinfo, en partenariat avec Memoriav  

The national painter

费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被誉为瑞士画家的典范。图为艺术家于1908年创作的《云雾中的艾格峰、莫希峰和少女峰》。

The granite of the Alps

1954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德国第一次举办霍德勒作品回顾展。当地媒体认为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想起阿尔卑斯山上的花岗岩。

Hamburger Echo, 5.10.1954

Jacques Chirac meets Ferdinand Hodler

1983年5月10日,巴黎市长雅克·希拉克在小王宫博物馆主持了霍德勒作品展的开幕式。

Archives Pro Helvetia

Hodler in Moscow

1988年,霍德勒作品展在莫斯科举办。图为展览图册的封面。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Hodler at the Musée d'Orsay

2007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巴黎奥赛博物馆举行霍德勒作品回顾展。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Hodler in Japan

1975年,霍德勒作品展登陆日本。图为展览图册的片段。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Hodler in the USA

1996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美国举办霍德勒作品巡回展。1973年,瑞士文化基金会与伯克利大学博物馆通力合作,霍德勒作品第一次登陆美国。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该项展览大受欢迎。在此之前,霍德勒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名气,这次展览引起了当地历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的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Hodler in Japan

1975年,霍德勒的作品在日本展出。图为展览的海报。

Archives fédérales E 2200/136 1989/13, Vol. 39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