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电影工作者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电影
电影周
二战

从1965年到上世纪80年代,瑞士文化艺术界发起了一场对瑞士在二战期间所扮演的角色的争论。许多电影工作者开始正视某些瑞士不愿意面对的历史问题。虽然官方宣称瑞士在二战期间保持中立同时对纳粹德国进行了抵抗,但是瑞士的电影工作者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在这一时期,瑞士国内对二战期间的瑞士的所作所为的讨论非常激烈。到了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犹太人黄金案”更是将瑞士推上了国际丑闻的中心。瑞士电影工作者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了许多足以动摇瑞士国家身份认同支柱的作品。

瑞士电影第一次解构官方的神话是在1976年。在这一年,瑞士导演理查德·丹铎(Richard Dindo)与作家尼克劳斯·梅恩伯格(Niklaus Meienberg)联合执导了影片《处决国家叛徒艾尔恩斯特·S》。这部纪录片揭露了瑞士当局的虚伪。在二战期间,官方毫不犹豫地处理了一些罪行轻微的虾兵蟹将,却让那些真正和纳粹德国进行各种形式合作的大鱼逍遥法外。这部电影推出之后瑞士联邦委员会勃然大怒,不但拒绝为电影颁奖而且指责导演愚弄观众。

在丹铎开辟了解构官方神话的路线之后,瑞士导演马尔库斯·伊莫夫(Markus Imhoof)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故事片《船已超载》(Das Boot ist voll),反映了瑞士避难政策最为阴暗的一面。该片以瑞士在二战期间将上千名犹太避难者驱逐出境为背景,打破了瑞士是一个人道主义国家的神话,以非常细腻的手法描述了潜伏在瑞士社会中的排外情绪。

1983年,托马斯·格尔菲尔(Thomas Koerfer)拍摄了电影《火炭之心》 (Glut),该片探讨了二战期间瑞士的企业家向纳粹德国贩卖军火的问题。影片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1944年一直到1983年《火炭之心》揭露了军国主义的罪行以及二战期间瑞士官方和军火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述电影的拍摄都得到了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支持,因为基金会希望让外国观众了解瑞士新一代电影人对国家传统形象的质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瑞士文化基金会通过举办瑞士电影周活动向外国观众推介瑞士电影人的最新作品,这些作品的大多都以二战期间瑞士所扮演的角色为主题。毫无疑问,瑞士电影周经常引起瑞士外交界和海外侨民的批评,他们担心这些“左派电影”将对外国公众产生“负面”影响。1997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在美国举办的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瑞士》电影周活动在瑞士国内激起了一场论战,因为瑞士在这一年由于犹太人黄金案和纳粹黄金案正处在国际舆论谴责的风口浪尖之上。

参考书目

海勒·布勒(Rahel Bühler):《亲瑞士文化还是仇视瑞士文化?瑞士媒体对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报道》(Pro oder Contra Helvetia? Die Wahrnehmung der Kulturstiftung in der Schweizer Öffentlichkeit)

参见克劳德·奥塞尔(Claude Hauser)、布鲁诺·赛格(Bruno Seger)、雅克布·塔耐(Jakob Tanner):《文化与政治之间:1939年至2009年的瑞士文化基金会》,新苏黎世报出版社和日内瓦斯拉特金出版社2010版,第187-217页。(Zwischen Kultur und Politik. Pro Helvetia 1939 bis 2009, Zürich, NZZ Libro, Genf, Slatkine 2010, SS. 189-220.)

马丁·绍布(Martin Schaub):《自由的运用:1964年-1984年的瑞士新电影流派》,洛桑人类时代出版社1985年出版 (L’usage de la liberté : le nouveau cinéma suisse 1964-1984, L’Age d’Homme, Lausanne 1985)

雷米·皮同(Rémy Pithon):《瑞士电影中的边境神话(1930-1990)》,参见《瑞士电影:历史、美学、评论、主题、资料等方面的新的研究方法》,洛桑帕由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35-243页。(« Le mythe de la frontière dans le cinéma suisse (1930-1990) », in : Cinéma suisse: nouvelles approches. Histoire, esthétique, critique, thèmes, matériaux, Lausanne, Editions Payot 2000, S. 235-243)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Das Boot ist voll"

马尔库斯·伊莫夫(Markus Imhoof)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故事片《船已超载》。二战期间,上千名受到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来到瑞士寻求庇护,希望得到片刻的安宁生活。可惜这些人的梦想破灭了,因为瑞士联邦委员会很快就做出决定,认为他们无权在瑞士避难。该片打破了瑞士是一个人道主义国家的神话, 对官方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 Markus Imhoof www.markus-imhoof.ch  

"Das Boot ist voll"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故事片《船已超载》多次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瑞士电影周活动。图为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87年为该片制作的海报。

Affiche de Pro Helvetia, 1987.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The border in Swiss cinema

边境是瑞士电影的常用题材。1938年,普拉厄森斯电影公司拍摄了《步兵维普夫》(Fusilier Wipf)。这部影片将瑞士描绘成政治避难的天堂,表达了精神国防运动的核心理念。该片的外景主要在阿尔卑斯山拍摄。

© Praesens Film www.praesens.com  

An interview with Markus Imhoof

2005年,马尔库斯·伊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船已超载》是一部具有现实性的作品。该片只有德语版。 © Markus Imhoof  

Embers

1983年,托马斯·格尔菲尔(Thomas Koerfer)拍摄了电影《火炭之心》。图为该片的海报。

Collection Cinémathèque suisse  

The general and the arms merchant

电影《火炭之心》的片段。故事发生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的欧洲,苏黎世工业家库尔伯向纳粹德国贩卖了大量的军火。后来他收留了一位波兰少女。这位女孩很快就成为库尔伯儿子的情侣。这两个年轻人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将一位波兰士兵藏匿在自家的别墅内,然后帮助他成功出逃。该片由托马斯·格尔菲尔(Thomas Koerfer)导演。1985年,瑞士文化基金会为这位电影人在意大利波尼亚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

© Thomas Koerfer http://www.koerferfilm.com/f/index.html
Lien vers la librairie sur internet artfilm : http://www.artfilm.ch/glut.php?lang=fr

"Die Erschiessung des Landesverräters Ernst S."

1976年,瑞士导演理查德·丹铎(Richard Dindo)与作家尼克劳斯·梅恩伯格(Niklaus Meienberg)联合执导了影片《处决国家叛徒艾尔恩斯特·S》。这部纪录片揭露了瑞士当局与纳粹德国曾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上世纪80年代,该片多次在瑞士电影周活动中上映。这部影片仅有德语版和瑞士德语版两种版本。 © Richard Dindo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