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罗马研究所

par Noëlle-Laetitia Perret

Noëlle-Laetitia Perret, docteure en histoire médiévale, est actuellement chargée de cours à l’Université de Fribourg et chercheure avancée du Fonds national suisse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à l’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 et à Rutgers University (New Jersey). Ses domaines de recherche sont l’histoire culturelle et l’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au Moyen Âge et à l’époque contemporaine.
, Noëlle-Laetitia Perret, Ph.D in Medieval History, is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Fribourg (Switzerland) and Advanced Post-Doc of the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t the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 and at Rutgers University (New Jersey). Her fields of interests are cultural history and diplomatic history in both, medieval and comtemporary history.

文学
文化中心
瑞士罗马研究所
科学
意大利

1945年,女伯爵卡罗琳娜·马海尼-索玛鲁加(Carolina Maraini-Sommaruga)夫人(1869-1959)向瑞士联邦政府表示愿意向其捐赠她的一座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苹丘上的漂亮的别墅,并且强调此项捐赠的用途是建立一个彰显瑞士和意大利科学和艺术合作的文化中心。这位女伯爵是著名工业家和慈善家埃米利奥·马海尼(Emilio Maraini 1853-1916)先生的遗孀。埃米利奥·马海尼生于瑞士提契诺州,后定居意大利。瑞士联邦政府对这项慷慨的捐赠充满感激,决定在此开设瑞士罗马研究所,并且于1947年以一个具有私法性质的基金会的形式立项。1949年4月19日,瑞士罗马研究所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罗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艺术遗产非常丰富,一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今天,罗马拥有20多个外国的科学院和研究所。这些外国学术机构和意大利的学术机构交相辉映,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举世无双的学术文化交流网络。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罗马开设法兰西艺术学院,法国的艺术家经常在此举行聚会。法兰西艺术学院最初位于贾尼科洛山,1803年拿破仑将其迁入美第奇别墅。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太阳王在罗马开设本国的学术机构,如1871年建立的德国考古研究所、1873年成立的法语学校、1881年建立的奥地利历史研究所、1901年成立的英国罗马学校、1894年建立的美国罗马建筑学院和1895年成立的美国罗马古典研究学院。1913年,这两家美国学术机构合并为美国罗马科学院。

由于瑞士对外文化传播政策的滞后性,瑞士在这场百花齐放的学术大潮中姗姗来迟。应该说成立瑞士罗马研究所符合瑞士和其它国家在罗马的学术界人士的夙愿。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在意大利设立的学术机构的冲击促进了瑞士的文化独立意识的觉醒,并且使瑞士认识到有必要在罗马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学术机构。

瑞士罗马研究所是学术培训基地和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交流的场所。从成立伊始就在瑞意两国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给瑞士的青年艺术家和科学家提供了在罗马这个古典文化中心进行深造的机会。瑞士罗马研究所自诞生之日起“举办了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并且和意大利以及其它国家设在罗马的文化机构保持联系,为瑞意两国的学术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60多年来,好几代瑞士的研究者和艺术家在瑞士罗马研究所进修,他们是瑞意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使瑞意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实和加强。自成立以来,瑞士罗马研究所举办了许多展览、讲座和其它类型的文化活动,在罗马生活和工作的各国学者由此了解到瑞士艺术和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设在罗马的总部外,瑞士罗马研究所于21世纪初在米兰和威尼斯成立了两个分支机构。自2007年起,瑞士文化基金会成为研究所文化项目的主要赞助人,瑞士联邦政府科研与培训秘书处负责对研究所的科技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瑞士罗马研究所在其基金会理事会和历任所长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许多在研究所进修过的青年艺术家和科学家日后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成功,他们或者继续在大学里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者成为策展人、档案工作者、博物馆馆长、记者和作家。在这些人中最为出类拔萃的是瑞士文化基金会前秘书长吕克·布瓦索纳斯 (Luc Boissonnas)、作家保罗·尼宗(Paul Nizon)、艺术史学者和艺术评论家杰奎琳·布尔克哈德(Jacqueline Burckhardt)、前日内瓦大学校长安德烈·赫斯特(André Hurs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维尔纳·奥克斯林(Werner Oechslin)。

 

作者

诺埃尔-莱霁霞·佩雷(Noëlle-Laetitia Perret)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