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外交官和瑞苏友好协会在莫斯科怒目而视

par Matthieu Gillabert

Matthieu Gillabert est historien et collaborateur au Domaine d’histoire contemporaine de l’Université de Fribourg. Après avoir défendu sa thèse sur la diplomatie culturelle suisse (Dans les coulisses de la diplomatie culturelle suisse, Alphil, 2013), il mène actuellement ses recherches sur les échanges culturels Est-Ouest pendant la guerre froide et sur les mobilités étudiantes francophones après 1945.
, Matthieu Gillabert is collaborator at the Domaine d’histoire contemporaine (University of Fribourg, Switzerland). His doctoral thesis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Dans les coulisses de la diplomatie culturelle suisse (Alphil, 2013) and he actually conducts some research on the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on the students’ mobility in the Francophonie after 1945.

relations diplomatiques
URSS
冷战

二战后期,瑞士人民热切希望瑞士与获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苏联重建外交关系,瑞苏友好协会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苏联红军向东线挺近,吹响了第三帝国的丧钟;二战的结束重新燃起了建设世界和平的希望。

1944年,瑞苏正常关系维持促进会成立,这是瑞士创立的第一个针对苏联的友好协会。在当时,一部分瑞士人向联邦委员会发起请愿活动,鼓励政府与苏联这一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成员重建外交关系。维持促进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参加请愿的人大多数都有政治背景,但是其核心领导层的成员主要是移居瑞士的德国艺术家(如女演员玛蒂尔德·达内格Mathilde Danegger)、巴塞尔大学教授弗里茨·列伯(Fritz Lieb)和艾尔萨·马赫勒(Elsa Mahler),以及瑞士劳动党的一些党员。

1946年,瑞士联邦政府决定恢复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不过这一决定主要出于外交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受到请愿活动的压力。联邦政府希望通过遵守国际关系的普世主义来实现中立原则的合法化。四年后,瑞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1945年4月,瑞苏正常关系维持促进会正式更名为瑞苏友好协会,有2500名会员。在瑞苏恢复外交关系后,由于冷战的原因,两国的贸易文化合作前景变得非常暗淡,许多会员随即离开了这个圈子。经过瘦身之后,瑞苏友好协会明显转向依赖左翼阵营,如劳动党和《劳动文化》组织。不过这样的做法使协会在瑞士文化外交机构中被边缘化,即使协会主席弗里茨·列伯与联邦委员马克斯·珀蒂皮埃尔(Max Petitpierre)保持定期会面也无济于事。

瑞苏友好协会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两本期刊(法语和德语),经常召开研讨会并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协会的各个地方分部经常围绕一个主题举办讨论晚会,晚会在结束前放映一部苏联电影。但是到了50年代,画家保罗·卡梅尼希(Paul Camenisch)担任协会主席,该组织开始走下坡路。尽管如此,由于协会与苏联大使馆存在密切的联系,协会还是起到了防止瑞苏关系中断的作用:瑞苏两国的记者代表团、医生代表团、妇女代表团以及工人代表团正是通过协会这一渠道实现了互访。与此同时,瑞苏友好协会也经常遭到反苏人士的指责,被贴上了 “第五纵队” 豢养者的标签。1956年爆发的反共运动呼吁抵制与东方阵营的文化关系,协会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吊诡的是,随着东西方阵营在和平共存的背景下加强了交流,瑞苏友好协会正是从1956年起扩大了其影响力。莫斯科的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苏联政府同意由对外文化关系国家委员会牵头创建瑞苏友好协会的姊妹机构——苏瑞友好协会。从1961年起,苏瑞友好协会经常在莫斯科的高尔基文学院召开年会,探讨与瑞苏友好协会签署《文化协议》的问题。在当时,瑞士联邦政府拒绝与任何国家签署这类外交文件。

瑞士政治部认为瑞苏友好协会这一半官方组织在政治上过于离经叛道,而且有僭越的嫌疑。比如说1961年,协会按照官方的文化活动模式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图书展。瑞士驻莫斯科使馆就此向中央政府发出警告:瑞士必须在官方层面改善与苏联的文化关系,以避免瑞苏友好协会成为两国文化交往的唯一渠道! 1968年,瑞士在苏联举办建筑展,标志着瑞士官方正式介入改善瑞苏文化关系的工作。

 

参考档案:

瑞士社会档案馆,苏黎世: 瑞苏友好协会,第23号卷宗。

参考书目:.

马修·吉拉贝尔(Matthieu Gillabert),《冷战时期的瑞苏友好协会:探寻文化关系的合法性》,参见《礼仪与等级》——布里吉勒·弗朗索瓦兹( Briegel Françoise)与法雷·塞巴斯蒂安(Farré Sébastien)合著,谢讷堡,吉约格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145页。

文章

Association Suisse-URSS

Suisse-URSS: Affiche de Hans Erni, 1944. Bibliothèque de Genève, Département des affiches.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