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文化基金会与精神国防运动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精神国防
冷战
二战
联邦主义

瑞士文化基金会是瑞士联邦政府文化政策的最重要的执行机构。 作为精神国防运动的产物,基金会在1939年国家展览会结束后成立。在上世纪30年代,鼓吹极权的思想在欧洲蔓延,瑞士联邦政府开始真正意识到文化对于塑造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由于瑞士周边全是强国,为了阐释瑞士作为独立国家的合法性,瑞士必须拥有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按照精神国防运动的理念,瑞士是三种欧洲文化在同一块领土上交汇的熔炉。1939年,瑞士文化基金会以临时工作组的形式成立,它的职能是向国外宣传“瑞士精神”。由于二战的原因,基金会在1945年之后才开始真正在国外举办文化活动。

瑞士文化基金会自成立伊始一直秉承精神国防理念在海外推介文化项目。它在海外举办的艺术展强调瑞士艺术的独创性,其下属的新闻处致力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强化瑞士国情的特殊性。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

作为联邦政府文化政策的执行机构,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另外一项职能是听取国内文化界人士的意见。不过正是这项特别职能使基金会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改变其文化外宣导向。由于文化界人士经常批评瑞士因循守旧、缺乏气魄,基金会慢慢抛弃了精神国防的正统观念,以避免被国际孤立。在冷战时期,基金会在鼓励艺术创作方面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政策,结果招致极端保守派的恶毒攻击。

从1952年至1964年,让-罗德尔夫·德萨利(Jean-Rodolphe de Salis)担任瑞士文化基金会主席。这位历史学家兼记者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为己任,哪怕是在处于铁幕之外的国家。他的这种开放性政策招致许多非议,精神国防运动领导机构瑞士情报处(Schweizerischer Aufklärungsdienst)更是对此耿耿于怀。1961年,德萨利在写给联邦委员会的一封信函中对批评者发起致命一击,认为精神国防运动名为反共,实为极权主义和纳粹主义的结合体。

在文化外宣方面,瑞士文化基金会也逐渐摆脱了最初的思想桎梏。基金会的外宣政策原本是强化瑞士的国家神话,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基金会开始对这一理念提出质疑。1984年,基金会订购了一本向海外发行的瑞士历史教科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时候会认为瑞士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我们编纂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探讨瑞士是否应该戴上这顶桂冠,而是用粗线条勾勒出这个国家从成立以来到今天的发展轨迹。”瑞士文化基金会在成立40多年后终于从精神国防的紧箍咒中解脱出来,抛弃了原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国家神话的指导思想,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因应各种当下的挑战。

参考书目

乌尔斯·比特利(Urs Bitterli):《让·鲁道夫·冯·扎利斯:变动时期的历史学家》,苏黎世,新苏黎世报出版社2009年版

《 精神国防运动:瑞士集权主义抑或反集权主义的根本妥协?》,参见《瑞士的发明(1848-1998)——国家的形象设计》,苏黎世,Chronos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379页(Geistige Landesverteidigung : helvetischer Totalitarismus oder antitotalitärer Basiskompromiss?“ in: Die Erfindung der Schweiz 1848-1998. Bildentwürfe einer Nation, Zurich, Chronos 1998, S. 364-379)

约瑟夫·莫斯尔(Josef Mooser)《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精神国防运动》,参见《瑞士历史杂志》1997年第4期,第685-708页(Die ‚Geistige Landesverteidigung’in den 1930er Jahren“, in: Schweizer Zeitschrift für Geschichte 1997 Nr. 4, S. 685-708)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Philipp Etter: "The arts should not be marginalised"

瑞士政治家菲利普•埃特(Philipp Etter)于1934年至1959年担任联邦委员,同时兼任联邦内务部部长。他是精神国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为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成立发挥了核心作用。1944年,在伯尔尼举行的一场美术展的开幕式上,菲利普•埃特在演讲中指出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瑞士广播公司短波节目中心对他的讲话进行了转播,以便国外的听众了解他的观点。

参见瑞士历史词典关于菲利普•埃特的辞条:

http://www.hls-dhs-dss.ch/textes/f/F4642.php

 

Archives Swissinfo, en partenariat avec Memoriav

Unity in diversity

从1910年至1930年,弗里堡贵族孔萨格•德瑞诺尔德(Gonzague de Reynold 1880-1970)一直是瑞士右派政治运动的理论指导者。他的思想对精神国防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在他的鼓吹下,联邦委员会于1938年12月发布公告, 决定成立瑞士文化基金会。1939年,瑞士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期节目,内容是孔萨格•德瑞诺尔德关于精神国防运动的演讲

Archives Swissinfo, en partenariat avec Memoriav

Jean-Rudolf von Salis

从1952年至1964年,历史学家兼记者让-罗德尔夫·德萨利(Jean-Rodolphe de Salis)担任瑞士文化基金会主席。在任职期间,他加强了瑞士与其它国家的文化关系,坚决反对精神国防运动染指瑞士文化外宣。

© Pro Litteris / Fondation suisse pour la photographie

Why does Switzerland exist?

瑞士这个国家为什么存在?在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瑞士文化外宣的主要目标就是阐释瑞士能够独立存在的原因。图为1950年1月1日出版的墨西哥《图像报》刊登的一篇孔萨格•德瑞诺尔德撰写的文章。

Archives fédérales E 2001 (E), 1967/113, Vol. 350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