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促进对话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文学
书籍
二战

为了向国外宣传瑞士文化,瑞士文化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将本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翻译成国际通用语言。1938年,联邦委员会在发布精神国防运动①公告时也提到了这一任务。在20世纪下半叶,瑞士文化基金会的翻译事业取得了根本性的发展。在1959年之前,基金会翻译的作品的类别主要是历史、政治制度和文化身份认同;在此之后,文学翻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瑞士文化基金会组织翻译的第一本书是《论历史》(Considérations sur l’histoire universelle),作者是巴塞尔的历史哲学家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该书是作者代表作之一。 基金会与伦敦乔治·爱伦和爱文出版社(Georges Allan & Unwin)和纽约万神殿书局(Pantheon Books)取得联系,终于使这部著作的英文版于1943年在英国和美国问世。由于受到二战的影响,瑞士的文化外宣主要服务于国家对外政策的短期目标,向英美公众推介布克哈特的作品反映了瑞士外宣政策的这方面导向。在美国版《论历史》的导言中,该书成为描绘成研究瑞士身份认同和政治立场的开山之作,布克哈特也被推举为具有远见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在纳粹横行的时代,他的祖国虽然面积狭小,但是在保卫文化和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二战结束初期,瑞士文化基金会促成了好几部有关瑞士历史类书籍的翻译项目,并且向巴塞尔大学教授埃德加德·本茹尔(Edgard Bonjour)订购了一部论述瑞士中立历史的著作。该书后来被译成英文和西班牙文出版。这些书籍强化了瑞士国情特殊性的神话,完全属于瑞士传统意义上的自我表述,并且特别阐释了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和市镇自治制度。

在上世纪60年代,时政类书籍开始受到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冷落,文学作品趁机取而代之。 这一变化表明文学翻译在瑞士文化外宣中的地位极速上升。自此之后, 瑞士文化基金会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瑞士文学的海外传播。1977年和1978年,基金会向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组提供资助,将瑞士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日文出版。上世纪80年代初,基金会和伦敦出版商John Calder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推出了《瑞士图书馆》丛书。在同一时期,基金会第一次出资赞助瑞士文学作品的中文版翻译工作,开启了和中国出版社合作的大门,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①精神国防运动是瑞士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60年代结束。该运动旨在弘扬瑞士的价值观,警惕法西斯集权主义、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瑞士的传播。精神国防理念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现代史上的灾难使瑞士认识到在非军事领域(如经济和文化)加强防卫的必要性。

(参见瑞士历史在线词典法文版http://www.hls-dhs-dss.ch/textes/f/F17426.php,译者注)

 

参考档案

瑞士文化基金会,I团队报告(Pro Helvetia, Protokolle Gruppe I)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Pro Helvetia's first translation

瑞士文化基金会赞助翻译的第一本书是《论历史》(Considérations sur l’histoire universelle),作者是巴塞尔的历史哲学家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943年,该书美国版在纽约问世。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Neutrality for beginners

1944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向历史学教授埃德加德·本茹尔(Edgard Bonjour)订购了一部论述瑞士中立历史的著作。1946年,该书英文版在伦敦问世。这部作品反映了瑞士在二战结束初期外宣政策的特点——强化国家神话。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Assessing neutrality in Spanish

1954年,埃德加德·本茹尔论述瑞士中立历史的著作被译成西班牙文在马德里出版。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Gotthelf in Japan

1960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出资将戈特黑尔夫的中篇小说《黑蜘蛛》译成日文出版。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The first literary translations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瑞士文化基金会仅仅赞助了一部现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的《散步》。1957年,这部中篇小说的英文版问世。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Max Frisch in Korea

1996年,瑞士小说家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的日记被译成韩文在首尔出版。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Swiss literature in China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瑞士文化基金会加强了与亚洲多家大学的联系,以便促进瑞士文学在该地区的传播。1992年,《战后瑞士德语文学史》在上海出版。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Strapazin" en Chine

2010年,瑞士文化基金会推出了《糖醋瑞士漫画》杂志的中文版。该年恰逢中瑞建交60周年,两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

Archives Pro Helvetia

Heidi in Romania

在上世纪70年代下半段,瑞士文化基金会多次邀请罗马尼亚作家和翻译家让·克鲁梭到瑞士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978年,短篇小说《海蒂》由让·克鲁梭译成罗马尼亚语在布加勒斯特出版。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Swiss French poetry in Romania

1985年,《瑞士法语区诗选》由让·克鲁梭译成罗马尼亚文在布加勒斯特出版。让·克鲁梭为瑞士和罗马尼亚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943

1943年4月4日,《纽约先驱论坛报》刊登了一篇介绍雅各·布克哈特的《论历史》的评论文章。

Archives fédérales E 2001 (D) 1000/1553, Vol. 257

Times Literary Review, 1946

1946年6月29日出版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刊登了一篇介绍埃德加德·本茹尔作品的文章。

Archives fédérales E 2001 E 1978/84, Vol. 132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