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的瑞士学校

par Pauline Milani

Pauline Milani est historienne. Après une thèse sur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elle travaille maintenant sur les artistes femmes du XIXème siècle. Elle enseigne à l'Université de Fribourg et à UniDistance.

教育
科学与文化组织

在国外,什么样的学校能够成为 “瑞士学校”?首先,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中持瑞士护照的人要占有一定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必须具备瑞士精神,能够将该校变成传播瑞士模式的桥头堡。自19世纪以来,这两项因素是在国外开办“瑞士学校”的必要条件。

1839年,第一所海外瑞士学校在那不勒斯成立。尽管如何定义“瑞士学校”从一开始就引发热议,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这种学校一般是私立小学,课程按照瑞士教学大纲进行编排,教学语言最好是瑞士的四种官方语言中的一种(不过这并不是硬性规定)。到了1947年,德语成为大多数“瑞士学校”的教学语言,只有开罗和亚历山大的“瑞士学校”使用法语。

自1922年以来,海外瑞士学校每年都可以从国内得到一笔补贴。由于瑞士文化基金会认为教育并不在它的权限之内,因此这笔补贴由瑞士联邦内务部负责发放。在二战结束初期,海外瑞士学校虽然发挥了文化桥梁的作用,但是其数量却处于负增长状态。

1956年,瑞士国会将海外瑞士学校的年度补贴预算提高到50万瑞郎,并且出资60万瑞郎在波哥大、利马和圣地亚哥开设瑞士学校。在上世纪50年代,对瑞士学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南美。这一地区的瑞士学校主要用德语进行教学,因为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瑞士人群体大多数讲德语,而讲法语的瑞士人的孩子一般都去法语联盟上课。在南美,得到瑞士联邦委员会承认和资助的瑞士学校的数量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1947年是10所,1972年是19所,1985年是17所。

对于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瑞士人群体来说,瑞士学校是他们最重要的社交场所。这些学校的创始人得到了海外瑞士人组织的支持,认为学校是传播瑞士文化的阵地。1956年,海外瑞士学校援助委员会主席W·鲍姆加特纳(W. Baumgartner)教授编纂了一本小册子,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海外瑞士学校的生源的构成中,瑞士学生必须要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学校所承载的瑞士精神并不取决于瑞士学生的数量,而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祖国是学校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校的教学计划,而是学校的教育原则和工作态度是否符合瑞士精神:简而言之,那就是诚实、有序、精确、整洁、认真、正直、耐心和互助…海外瑞士学校在国内人脉甚广,其中许多人都身居要职,能够在联邦政府制定文化、政治和经济报告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想指出的是,瑞士最好的一项传统就是在文化方面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些秉承瑞士精神的学校最终成为瑞士外宣的桥头堡,其受众当然是在校就读的学生,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瑞士人。

瑞士文化基金会拒绝对海外瑞士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因为基金会理事会认为这些学校并不属于文化外宣的范畴,而是学科教育的范畴。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海外瑞士学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0年,亚历山大和开罗的瑞士学校关门歇业,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拉美地区又冒出了多家分店,如1963年在里约热内卢和1966年在墨西哥城。

文章

在国外的瑞士学校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