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尼别墅的秘密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文学
讲座
读书活动
书籍
瑞士罗马研究所

瑞士作家艾蒂安·巴里烈(Etienne Barilier)于1947年出生于沃州。1977年,他发表了小说《一条名叫特里斯坦的狗》(Le Chien Tristan)。在书中,作家以一起发生在瑞士罗马研究所(Institut suisse de Rome)的双重谋杀案为背景,对艺术和美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三个在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瑞士研究生。他们对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非常着迷,以至于化身成为他们的偶像——舒曼、瓦格纳和李斯特。只有一条名叫特里斯坦的狗了解这场闹剧的剧情发展。最后这三位冒牌音乐家将注意力转向情场,希望爱情能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成就感,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存在的深刻意义。可惜一切都成为镜花水月。

1973年至1975年,艾蒂安·巴里烈于在瑞士罗马研究所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主题是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的研究。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条名叫特里斯坦的狗》这部小说。1946年,女伯爵卡罗琳娜·马海尼-索玛鲁加(Carolina Maraini-Sommaruga)夫人将其私人住宅马海尼别墅捐赠给瑞士联邦政府,后来联邦政府将瑞士罗马研究所开设在这里。这位女伯爵是甜菜糖业大王和慈善家埃米利奥·马海尼(Emilio Maraini)的遗孀。埃米利奥·马海尼生于瑞士提契诺州,后定居意大利首都罗马。在小说中,艾蒂安·巴里烈将马海尼别墅描绘成一个丑陋的庞然大物,这种恶俗的建筑与罗马这座永恒的城市极不般配,就好像瑞士与欧洲极不协调的关系一样。“这座别墅周围布满了大师的杰作,可惜它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杰作。别墅建在一个似是而非的小丘上,顶部是一座高塔,仅比圣彼得的穹顶低一点。这座建筑物不伦不类,象征着他的主人-一个来自提契诺州的工业家-和甜菜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虽然艾蒂安·巴里烈对马海尼别墅评价不高,但是他在瑞士罗马研究所的留学经历成为其日后创作灵感的源泉,并且对他后来的文学艺术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在这里进修过的年轻的艺术家和学者也是如此。

由于艾蒂安·巴里烈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成功,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76年给了他第一笔资助,用于创作小说《死亡日记》(Journal d’une mort)。1978年,基金会恳请作家在英国和爱尔兰的诸多城市的大学举行巡回讲座,主题是瑞士文学在欧洲的地位。艾蒂安·巴里烈访问行程包括诺丁汉、坎特伯雷、伦敦、莱斯特、南安普敦、伯明翰、爱丁堡、圣安德鲁斯、利物浦、兰开斯特、都柏林和科克。该项活动从属于瑞士在该地区的一个较大的文化外宣项目,这个项目由瑞士驻伦敦大使馆和瑞士文化基金会联合推出,旨在邀请瑞士作家和学者在英国和爱尔兰举行定期讲座。

在此之后,这位沃州作家继续发挥瑞士文学大使的作用。1982年,他在巴西和阿根廷举行巡回讲座;1986年,他又在西班牙举办同样的活动。1990年,艾蒂安·巴里烈得到瑞士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加入了南加州大学和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常驻瑞士作家项目,这一项目使作家能够在洛杉矶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和写作。正是在洛杉矶的经历使艾蒂安·巴里烈获得了灵感并且创作了小说《加州之梦》(Un rêve californien)。

由于艾蒂安·巴里烈经常在国外讲一些与瑞士文化没有直接联系的话题,瑞士文化基金会领导层对此颇感不快,认为这种做法偏离了瑞士文化外宣的轨道。这位作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和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并且撰写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瑞士文化基金会开始重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强调促进与其它国家的对话,但是传播瑞士文化依然是其外宣政策的核心标准,并且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1982年11月,基金会拒绝对巴里烈的关于阿尔班·贝尔格的论文的英文版翻译工作提供资助,理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瑞士文化没有什么关系。

参考档案

瑞士文学档案室,艾蒂安·巴里烈作品收藏部

参考书目

《艾蒂安·巴里烈》,参见瑞士文学档案杂志Quarto第24期,2007年版 (Quarto, Zeitschrift des Schweizerischen Literaturarchivs Nr. 24, 2007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Etienne Barilier

艾蒂安•巴里烈(Etienne Barilier)于1947年出生于沃州,是瑞士法语区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绝大多数是小说和随笔。

 

"Le Chien Tristan"

1977年,艾蒂安•巴里烈发表了小说《一条名叫特里斯坦的狗》。 这部作品是他在瑞士罗马研究所进修期间创作的。图为该书的封面。

"Un rêve californien"

1990年,艾蒂安•巴里烈得到瑞士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加入了南加州大学和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常驻瑞士作家项目,这一项目使作家能够在洛杉矶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和写作。正是在洛杉矶的经历使艾蒂安•巴里烈获得了灵感并且创作了小说《加州之梦》。图为该书的封面。

瑞士作家艾蒂安·巴里烈(Etienne Barilier)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