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电影周

par Thomas Kadelbach

Thomas Kadelbach, né en 1979. Après des études d'histoire et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à Angers, Fribourg et Madrid, il collabore au projet de recherche FNS Les rela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Suisse, 1945-1990. Thèse de doctorat sur Pro Helvetia et l'image de la Suisse à l'étranger. Actuellement collaborateur scientifique à l'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 Thomas Kadelbach, born in 1979. Studied history and French literature in Angers, Fribourg and Madrid.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SNSF research project Switzerlan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1945-1990. PhD thesis on Pro Helvetia and the image of Switzerland abroad. Currentl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电影
电影周
非洲
拉丁美洲
阿拉伯国家

20世纪下半叶,在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国外举行的文化活动中,瑞士电影周的辐射范围最为广泛。1969年第一届瑞士电影周在巴黎举行,随后该项活动逐渐成为瑞士文化外宣一项最重要的因素。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瑞士电影周已经登陆全世界五大洲300多个城市。该项活动的举办表明了瑞士扩大与非西方文化国家的文化交流的愿望。某些国家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是瑞士文化外宣的荒漠,但是通过在这些国家举办瑞士电影周,瑞士文化基金会第一次和它们进行了接触。

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新电影流派在瑞士兴起,瑞士电影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新电影流派的对立面是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传统电影流派。顾名思义,传统电影流派承载的是瑞士的传统观念。1964年,在洛桑举行的国家展览会上放映了亨利·布兰特(Henry Brandt)制作的短片,宣告了新电影流派的诞生。这些短片囊括了所有新电影流派的主题:商业繁荣、地产投机、外国工人的涌入、消费社会、生态问题以及瑞士在国际舞台的孤立。瑞士的新电影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亨利·布兰特、米歇尔·苏特(Michel Soutter)、阿兰·塔耐尔(Alain Tanner)、克劳德·果赫塔(Claude Goretta)以及伊夫·叶尔森(Yves Yersin)。这些导演希望通过他们的作品使观众对瑞士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讨论。

由于瑞士新电影流派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瑞士文化基金会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关注电影在文化传播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基金会开始和瑞士导演协会展开密切合作,瑞士导演协会成为基金会组织瑞士电影周活动的主要合作伙伴。此外,瑞士文化基金会开始对故事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此前基金会的工作中心旨在推广具有反映瑞士文化, 带有教育色彩的纪录片。在国外瑞士的纪录片对建树瑞士的真实,现代形象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瑞士电影周的主题与二战结束初期的瑞士电影的主题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断裂性关系。新一代的瑞士电影导演的作品颠覆了以往的价值观,因此经常在瑞士国内受到批评。但是在外国观众眼中,正是这些作品成功地解构了瑞士的神话,将瑞士的“特殊国情”变得“正常化”。在瑞士电影周活动所放映的影片中,有两部纪录片非常值得关注:一部是亚历山大·赛勒(Alexandre Seiler)导演的《我们是意大利人》(Siamo Italiani),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意大利工人在瑞士的窘迫生活;另外一部是理查德·丹铎(Richard Dindo)导演的《处决国家叛徒艾尔恩斯特·S》(Die Erschiessung des Landesverräters Ernst S),该片打破了瑞士在二战期间全民齐心协力与纳粹和法西斯斗争的神话。

由于新电影流派的作品内容的争议性,这些影片在国外放映时往往激起当地瑞士侨民和瑞士外交代表的强烈反对,因为瑞士外交机构在国外的使命是弘扬国家的正面形象。1972年,瑞士驻蒙特利尔总领事将原计划在当地展映的瑞士电影全部取消,理由是这些电影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参考档案

瑞士联邦档案馆AFS E2003(A) 1980/85, 第385卷

参考书目

弗雷迪·布阿什(Freddy Buache):《瑞士电影》,洛桑人类时代出版社1974年出版 (Le cinéma suisse, Lausanne, L‘Age d’Homme 1974)

马丁·绍布(Martin Schaub):《自由的运用:1964年-1984年的瑞士新电影流派》,洛桑人类时代出版社1985年出版  (L’usage de la liberté : le nouveau cinéma suisse 1964-1984, L’Age d’Homme, Lausanne 1985) 

作者

托马斯·卡戴尔巴克(Thomas Kadelbach)

文章

"Siamo Italiani", 1964

1964年,亚历山大·赛勒(Alexandre Seiler)导演了影片《我们是意大利人》,这部电影描绘了意大利工人在瑞士的窘迫生活,开启了以移民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的先河。1972年,瑞士文化基金会准备在蒙特利尔举办的瑞士电影周期间放映这部电影,但是激起了瑞士驻当地领事的愤怒。这位外交官谴责基金会损害了瑞士的海外形象, 禁止《我们是意大利人》在蒙特利尔展映。图为这部纪录片的海报。

Affiche de Siamo Italiani, 1964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Les arpenteurs", 1972

1972年,米歇尔·苏特(Michel Soutter)导演了长篇故事片《土地测量员》。米歇尔·苏特是瑞士新电影流派的先驱,《土地测量员》是其最重要的作品。图为这部电影的海报。

Affiche de Pro Helvetia pour une semaine du cinéma suisse, 1986.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Daniel Schmid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于格里松州的电影人丹尼尔·施密德(Daniel Schmid)执导的许多作品在国外大获成功。他的电影多次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瑞士电影周活动。 1983年,丹尼尔·施密德作品回顾展登陆日本多个城市。图为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84年为他的作品所做的海报。

Affiche de Pro Helvetia, 1984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Les petites fugues", 1979

1979年,伊夫·叶尔森(Yves Yersin)执导了长篇故事片《离家出走》。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皮普是一位农场雇工,他在第一次领到养老金后买了一辆轻骑摩托车。皮普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掌握了驾驶技术,然后骑车离开了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农场到周围世界闲逛。在上世纪80年代,这部电影多次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瑞士电影周活动。

© Film & Vidéo Productions, Lausanne www.lespetitesfugues.ch  

"Les petites fugues", 1979

伊夫·叶尔森(Yves Yersin)在影片《离家出走》的拍摄现场。这位电影人于1942年生于洛桑,是瑞士新电影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www.lespetitesfugues.ch

"Les petites fugues", 1979

影片《离家出走》的外景取自马特峰。这座山峰成为遁世绝俗的象征。

www.lespetitesfugues.ch

"Les petites fugues", 1979

1984年,瑞士文化基金会为《离家出走》在国外放映时所做的海报。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New Swiss Cinema"

1983年,瑞士电影周在华盛顿举行。图为该项活动的海报。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collection des affiches  

latest

在第三世界国家开辟的《第二条道路》

19702000

就其属性来说,人种博物馆参与国家对外文化关系的构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瑞士海外移民服务于瑞士文化外宣

19161976

很久以来,瑞士就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当国家处于经济困境时,许多瑞士人就到国外去寻找生存空间。瑞士在16世纪就已掀起了移民的狂潮。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处理文化关系的工具

19492016

1949年,瑞士成为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瑞士不仅加入了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关系协调网络实现了对接。

卢梭:瑞士制造

19451968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自由乐土、教育为本,这就是瑞士希望对外输出的国家形象。为了瑞士文化外交的利益,人们有意将卢梭打上“瑞士标签”,经常将这位哲学家工具化、瑞士化,并且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瑞士对日本文化传播概况

19501970

日本是一个非常喜欢图书展览会的国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出版商在日本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不过瑞士文化基金会和瑞士外交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一位心系瑞士文化对外传播的青年历史学家

1946

瑞士文化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其初衷是保卫瑞士本土文化。在当时,瑞士认为外国宣传机器的渗透已经对瑞士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威胁。

建筑师勾勒出二战后瑞德文化关系的第一批蓝图

1945

二战后,瑞士与德国邻居的文化关系一直是官方机构内部避免谈论的问题。德国在道德上又一次被欧洲国家所孤立,其文化影响力在国外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被迫化整为零。

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的诞生

19251933

作为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象征,巴黎国际大学城瑞士馆是瑞士文化外宣在国外的定点机构之一。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

19392012

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领导机构首先是基金会理事会,最初由25名成员组成。理事会下设常务秘书处,这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基金会根据新的《文化法》进行了重组,其理事会成员缩减为9人。

文化与教育促进和平建设

19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该组织的宗旨。